油价调整履历_油价调整方案
1.美国次级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面试时最重要的技能
3.奇葩说第八季报名开启,这几条禁忌要注意!
4.非常紧急!!!中海油第一次上市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业绩依赖严重。如税收依赖和关联方依赖,前者的问题常见于科技创新型企业,该类高科技企业往往在一定时期内享受增值税退税、所得税减免等税收优惠。
有些业绩看起来不错的企业往往在剔除税收优惠后,业绩便表现平平甚至不升反降。持续盈利能力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较严重。这方面的因素比较多,如专利纠纷、合资条款、销售结构变化、未决诉讼、重大合同不利影响等。
主要优势: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美国《财富》杂志发布2014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排名第79位。在《中国品牌价值研究院》主办2015年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7位。
自1982年成立以来,中国海油通过成功实施改革重组、资本运营、海外并购、上下游一体化等重大举措,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美国次级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重组整合是国企改革的方式之一。今日媒体报道“央企将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减至40家”,而晚间国资委发布声明“央企合并报道未经核实”。虽然我们无法判断最终政策方向,但未雨绸缪的研究还是必要的,毕竟南北车的合并也是传言、澄清反复几次,最后终于合并。此前我们曾撰写《国企改革系列专题1-5》,对国企改革进行了详细分析。早在2006年国资委就明确提出央企必须做到行业前三,达不到要求的强制重组。2006年12月5日,国资委发布《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后,在股权分置改革和中国经济重工业化背景下,央企展开一波以大规模资产注入和重组为特征的整体上市浪潮。央企之间的“强强联合”、“优秀企业 以强并弱”、“科研院所并入产业集团”、“非主业资产向其他中央企业主业集中”、“央企与地方企业重组”等五种模式进行了大规模整合。
2、国内:增量发展变为存量组合。从央企集团公司情况来看,电力煤炭、航天军工、机械、航运、地产、有色、石油石化、钢铁等重资产周期行业占据了显著地位。反映在股市中,石油石化、建筑、电力及公用事业等周期性重资产行业中的占比均超过70%。其中多数行业已经从增量发展进入存量博弈阶段,面临产能过剩、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窘境,通过重组整合有利于优化、改善竞争格局,从而起到改善央企经营状况。
3、国际:央企的“国际化”视野。随着“一带一路”的开启,中国企业走出去必由之路。在一些传统领域,中国企业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往往处于劣势。以石油石化行业为例,美孚14年利润规模是中 石化、中石油的3.6倍、1.76倍,盈利能力也远高于后者,强强联合有利于实现规模效应、优势互补。而诸如高铁、核电等优势领域,重组整合利于克服在国 际市场竞争中同行业两个企业互相冲撞,相互挤压的的副作用,在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也维护了国家利益。
机械龙华:机械行业央企改革之机会把握和相关投资机会探讨
我们认为央企改革合并的预期对机械行业投资机会的把握在于以下三点:1)大型寡头垄断央企之间的合并可能及可能引发合并的核心促发因素把握;2)如果大型寡头垄断央企出现合并需要关注的系统内附属公司的投资机会把握;3)弱势央企被整合可能所引发的投资或投机机会。
1、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上市公司发言人在数次否认合并传闻后,在2014年4季度开始步上合并之路,近半年来的中国“神”车狂飙突进式的上涨带动了市场对大型央企合并的无限预期。这里我们建议投资者认真思考导致大型央企的合并的核心“理由”。南北车的合并理由应该是为了国际市场的合力突破;而南北船是否需要合 并,全球民船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减少竞争、避免内耗虽然成为需要,但是市场总量和利润率有限,而近几年国内军工和国际军贸机会的逐步展现成为南北船不可不争的巨大利益,该机会市场及利润巨大,而如果南北船布局不均导致无法大致平均分享军工军贸利益的情况下,不排除中国重工、中国船舶和广船国际的合并可 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大型寡头垄断央企如果出现合并,前提条件是必须中国最高领导阶层的强力推进方可望推动。
2、南北车合并将带来集团下属H股南车时代电气和A股时代新材,尤其是H股的投资机会。我们预期南北车将在15年中期完成合并。一旦中国中车挂牌,南车时代电 气将与中国中车体内的北车“芯”和北车的IGBT业务等等形成同业竞争,这是任何证券所不能无视的,投资者可参照中国南车此前对下属公司南方汇通所作出的限期解决同业竞争的公告及其带来的对股价的影响进行判断。如果南北船合并建议关注下属公司风帆股份的响应机会。
3、央企整合建议不仅要关注大型寡头垄断央企的合并,也要关注弱势央企的被整合可能。一般而言,重组过程中,被收购被整合的公司反而是股价上涨最好的标的。比如小型央企: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特小型上市公司金自天正;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下属公司中北方创业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央企改革进度不达预期。
石油化工邓勇:关注石化央企及旗下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
今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A股股价双双涨停,主要是受到关于中石化中石化合并的媒体报道所刺激。而关于几大石油石化集团整合的报道在今年二月也出现过。
改革将是2015年石化行业投资主线之一。我们在2015年年度策略中提到,改革将是石化行业的重要关注点。
业务整合与互补更重要。我们认为三大石油石化集团之间简单合并的可能性不大,我们更希望能看到石化公司业务上的整合,从而实现产业链上的互补。
三大石化公司的经营业务各有侧重。中石油的业务主要侧重于上游油气开,2013年中石油原油产量12625.52万吨;天然气产量793.51亿方,约占 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70%。中石化主要侧重于下游炼化业务,2013年中石化原油加工量23195万吨,约占全国原油加工量的45%,同时凭借其遍布全国 的加油站网络,中石化在2013年内的成品油总经销量达到1.8亿吨,占全国油品总经销量的60%。中海油的业务主要是侧重于上游,2013年公司原油6684万吨。
关注中石油、中石化旗下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在中石化“专业化分工、专业化上市”的整体思路下,中石化通过单一业务板块的整体上市等方式解决同业竞争、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我们认为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中石化旗下上海石化、泰山石油、四川美丰;中石油旗下天新、大庆华科、石油济柴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上海石化:1)业绩弹性大。09年油价反弹时,单季度盈利9亿元以上;2)股权激励考核盈利为2015年净利润21亿元;3)低油价有助于石化行业景气回升,公司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复苏。
天新:1)积极参加中石油的混改,期待通过与其合作,延伸产品链;2)油价反弹,产品盈利改善。
风险提示。油价下跌、管理层是否稳定、改革进度低于预期。
建筑赵健:建筑行业央企改革之机会把握和相关投资机会探讨
建筑这边主要是两铁合并预期,两铁出身不同,中铁的大股东是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前身是1950年3月成立的铁道部工程总局和设计总局,后变更为铁道部基本 建设总局,所以中铁也经常被称为铁工。铁建的大股东是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前身是铁道兵,组建于1948年7月,隶属中央管理。1982年,铁道兵成建制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1989年,两家公司脱离铁道部,成为独立企业法人,也成为竞争对手。
从国内业务来说,两者合计占到铁路建设市场超过80%,基本上势均力敌,但没有南北分治这种关系,而是竞争犬牙交错,铁建的地上业务占比略高,中铁的地铁隧道市场份额更高,占到一半左右。我们认为,如果合并,相对业主铁总,将形成一对一的关系,而购量也更加巨大,利于工程盈利能力提升。
从国外业务来说,铁道部时期,曾有过区域划分,但并未真正实行,即便如此,两者在海外的直接竞争并不激烈,两者同时投标的情况也不算多见。而两者如果合并,尤其是和中车组成联合体后,将更有利于国际市场的开拓。也就是说,国内提升盈利,国外扩展份额。
另外,具体到国企改革,我们再强调一下一直重点推荐的隧道股份,公司的盾构制造+地铁隧道施工能力全国领先,作为国盛的下属老牌国企,激励、混改等国企改革 措施也在情理之中,考虑到国盛目前对改革的积极态度,我们认为隧道未来不会缺席,而一旦实施,其盈利能力释放空间也将非常巨大,继续推荐。
钢铁刘彦奇:钢铁行业央企改革之机会把握和相关投资机会探讨
与钢铁(冶金)相关央企9家:其中生产配套服务的有5家,分别是五矿集团(钢铁服务)、中钢集团(钢铁服务)、冶金科工集团(冶金建设)、钢研科技集团(冶金技术)、冶金地质总局(矿产勘探),钢铁生产单位4家,分别宝钢集团、鞍钢集团、武钢集团、新兴际华集团。
钢铁相关央企可能只能保留两三家。目前央企有113家,央企最终整合成多少家或者需要多少时间很难判断,如按照媒体所讲最终整合为40家,钢铁行业可能最多只能保留两到三家。其中综合服务一家,生产性一家或者两家,因此上述目前9家央企可能都会涉及。
涉及公司。设生产性钢铁央企只整合成两家,北方南方将各保留一家,北方可能以鞍钢集团为主体,可能会推进早已挂牌的鞍本集团整合,加上潜在的,产量估计可达 5000-6000万吨,南方如宝钢武钢整合,产量将达8000万吨。整合以后将直追安米级别,统一购销,减少区域竞争,将会产生一定的效益。
交运姜明:“义务澄清”难挡重组预期,投资优选集装箱和中海标的
澄清公告是义务披露,无法证伪重组传闻,因为决定权不在上市公司和控股集团。六 家公司股票因重组传闻大涨,澄清公告更多是义务披露,首先上市公司和控股集团要对传闻正面回应;其次是配合相关规定,提醒二级市场投资者相关风险,所以各家公告的形式内容上如出一辙,都是强调控股集团、上市公司层面都未均未得到来自于任何部门有关上述传闻的信息,我们可以通俗的解读为:1)上市 公司不知道重组的事;2)控股集团也不知道这事;3)各控股集团、上市公司之间也没谈过重组的事。由于央企整合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国资委(中远集团董事长在 媒体之前的访中也有类似表述),上述公告无法改变市场对航运企业重组的预期。
重组预期并非无中生有,建议投资者高度重视。航 运央企重组传闻其实在2010年之后就一直在坊间流传,大多关于“中远”和“中海”系上市公司,背后逻辑主要是:1)两家航运集团船队大、体量足,连续亏损可能引发国家层面对航运企业的战略布局;2)市场重合度高,双方强强联手、改善经营存在理论可行性;3)因历史发展原因,双方集团及旗下公司高管、经营 层主要领导很多都具备两家公司的工作履历(目前中海和中远集团一把手都曾在对方公司担任过高层职务),具备整合的基础;但过去的整合传闻影响范围有限,资本市场上也远不如铁路改革的预期和炒作,但对于本轮重组预期,我们建议投资者要高度重视,因为无论从国家战略、央企改革、行业现况以及高层执行力等层面来 分析,央企航运公司的重组会是大概率,而且实施的时间点很可能并不遥远。
交运虞楠:传统航空首推东航,国企改革乃锦上添花
国企改革具备条件和示范效应。1)我国民航业自上一轮整合后基本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传统行业“靠天吃饭”特征明显,2010年以后行业伴随着经济调结构经历了连续4年的盈利下滑;2)规 模效应和国际竞争力仍有很大增长空间。目前三大航集团运力规模有1500架客机以上,但和国际龙头公司相比规模效应并不突出(美国联邦快递一家就有700 架飞机)。国际线自13年开始大幅增长,但目前国际知名度仍处于起步阶段。此外,我国人均乘机次数仍处于欧美60-70年代水平,近两年随着消费升级动力 增强也有利于航空行业进一步做大做强。3)标的来看,我们认为东航和南航若有改革预期可能更能发挥协同效应。两家公司均是天合联盟成员,部分代码和航线共享,协同效应比较强。从基地分布以及航线布局看,东南部区域购买了强,也是航空出行的密集区。国内和国际航线需求空间和增长潜力远大于中西部区域。
基本面看,东航预期差很强,二三季度弹性十足。1)航空淡季运营强劲,公司是代表标的。春运后国际航线增速持续强劲,达25%左右。日韩市场持续发力为公司淡季不淡奠定基础。2)浦东机场新跑道投放,时刻和流量进一步释放,公司作为占比40%的基地航空,受益最直接。3)军演负面影响消除,旺季弹性释放又进一步。去年旺季华东区域军演公司影响最大,今年料影响不在,旺季同比盈利弹性有望加速释放。4)中期迪士尼效应锦上添花。产品合作具备先发优势,区域市场流量聚集效应将进一步增强明年收入提升的空间。
强生控股,久事集团旗下唯一上市公司。公司控股股东上海久事集团旗下产业包括ATP1000网球大师赛、F1中国站等大型国际赛事项目、上海国际赛车场、巴士公交等公共交通产业,此外还有一些房地产投资子公司。根据公开新闻,久事集团国资改革的方案已获得市领导肯定,而强生作为久事集团唯一的上市子公司,集团将体育资产或公交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 概率较高,如改革成行,强生控股预计受益明显。
海博股份,密切关注重组进程和动态。公司去年6月已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以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农房集团100%股权和农房置业25%的股权。公司在本次资产重组的同时非公开 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集总额不超过本次交易金额的25%(即不超过26.76 亿元)。重组后公司的主营业务转变为两个部分,即地产和冷链物流,农房集团主营业务为别墅等高端房产开发,其中70%左右产业都在江、浙、皖等地的二三线 城市。在重组方案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农房集团高端房产存量较大,在当下经济新常态环境中,关注高端物业销售情 况;2)农房集团向养老地产进军,目前老龄化趋势在上海尤其明显,也在探索并支持养老产业的发展,我们判断该业务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3)良友集团 拟与光明集团合并,良友集团旗下有较多物流和地产业务,我们判断倘若两者合并,良友集团现有的物流和地产业务将大概率注入到海博股份。
锦江投资,改革方向尚不明朗。锦江集团在国企改革中被划归为竞争类企业,拥有锦江股份、锦江投资两家A股上市公司。其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锦江股份已经完成战略投资者的引进。目前锦江投资的改革方向尚不明晰,但我们判断锦江投资从资产整合、员工激励等角度也有较大概率受益于国资改革。
军工徐志国:军工整合大势所趋,中航工业最具代表性,长期关注航天、电科系
从全球范围来看,军工资产整合是大势所趋。上世纪90年代,美国军工企业由50多家经过并购整合,形成目前如洛马、波音等主要的五大军工集团。
我国军工资产整合是必然趋势,中航工业集团整合最具代表性,望成未来各板块借鉴。我国军工产业具有较强垄断性,国家层面并不完全鼓励竞争,我们认为未来通过整合做大做强也是大趋势,2008年中航工业一集团、二集团合并成为如今的中航工业集团即是明确信号,且最具代表性,我们判断未来各板块有望借鉴类似模式进行整合。
面试时最重要的技能
成因:引起美国次级抵押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是指一些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在美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到电话账单,无处不在。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可是我们也知道,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者,简称次级者。
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给了次级信用借款人,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但是由于房价突然走低,借款人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上出现亏损。(其实银行知道你还不了。房价降温,另一方面升息都是他们一手掌控的)
一个两个借款人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好,但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这些借款人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者,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借款人。正如上面所说,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债危机。
美国次级抵押市场通常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贷危机主要影响我国出口。
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这其中最主要是对出口的影响。2007年,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我国出口增长下降,一方面将引起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将使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加。
其次,我国将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趋缓的双重压力。
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以及我国冰雪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资料、生活消费品等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已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2008年1—5月份累计,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1%,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6.7%。同时,人民币升值又将进一步影响中国出口增长。
最后,次贷危机将加大我国的汇率风险和资本市场风险。
为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美国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美元大幅贬值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汇率风险。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美元贬值10%—20%的存量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将加剧我国资本市场的风险。
次贷风暴之鉴
美国次级抵押信贷风波起于今春,延于初夏,在仲夏七八月间扩展为全球共振的金融风暴。虽经各国央行联手注资、美联储降低再贴现利率等干预措施,目前危势缓解,但其冲击波仍在继续蔓延。国内舆论8月以来已对此国际金融给予较高关注,24日以后,又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报相继披露所持次贷债券数额新闻发生,更证明了中国在危机中难以完全涉身事外。
当前,准确估计包括三大行在内的中国金融机构在次贷债券投资中的损失,恰如整体评估此次全球次贷风暴整体损失之原委,尚嫌为时过早。然而,以宏观视角细察此次全球性次贷风暴积聚、爆发、扩散之路径,已可总结出若干经验教训,对资产价格泡沫畸高、资本管制将去未去的中国正是镜鉴。现实表明,金融自由化在本质上应当是金融体制的进步,其中包括风险防范体制的不断完善。监管层、金融机构、房地产业等领域的“有力者”,均应加倍警惕资产泡沫,切勿以今日的快感换取明天的伤痛。
国际观察家在分析此次金融风暴时普遍认为,美联储长期执行低利率政策、衍生品市场脱离实体经济太远、金融文化仍有欠提高,乃是此次金融动荡的三大原因。其中尤以第一条为甚。
在美国历时最长的经济景气结束后,网络泡沫破灭、“911”等因素,迫使美联储连续降息。没有理由指责这一经济刺激政策的总体取向。但在具体操作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仍有值得反思之处。其最初两年降息力度过大,真实利率有时甚至为负;此后虽连续17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由1%上调至5.25%,美元仍处于长期的贬值阶段。以通胀指标考察,美联储在经历了初期的成功后,在2003年下半年到2005年下半年,也曾出现月度CPI涨幅略高的情况, 2005年9月甚至达到4.7%。美联储在加息上过于谨慎,应变迟缓,对于全球流动性过剩难辞其咎,更形成此轮金融动荡的根源。由是看来,货币当局正确判断形势并果断取措施,至为重要。
衍生品市场链条过长,而基本面被忽略,也使风险不断放大。美国的次级抵押信贷本始于房屋的实际需求,但又被层层衍生成不同等级的资金提供者的投资品种。而次级按揭客户的偿付保障与客户的还款能力相脱节,更多地基于房价不断上涨的设。在房屋市场火爆时,银行得到了高额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对房贷衍生品趋之若鹜。一旦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周期,则违约涌现,危机爆发。因链条过长,市场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管都变得相当困难;因中间环节多为“别人的钱”,局中人的风险意识相当淡薄。长链条固然广泛分散了风险,但危机爆发后的共振效应可能更为惨烈。
次贷风暴还表明,纵使在美国这样金融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大众层面的金融文化仍有待提高。种种报道表明,在美国申请次级抵押的信贷者中,许多人甚至不知何为复利,亦不会计算未来按揭成本,但仍然兴致勃勃申请了自己本无力偿还的房贷,住进自己本无力购买的房屋。如此行事者大有人在,然而,大众性癫狂永远无法战胜市场涨跌无常的铁律,泡沫的突然破裂必然会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创痛,首当其冲者正是误入泡沫丛中的弱势群体。
此轮次贷风暴还对现有美国金融体制提出了诸多挑战。可以想见,从长远计,危机必然成为市场革旧布新的重大契机。而美国监管当局应对危机的举措,也当在治标与治本的双重意义上给予更多关注和解读。7月18日,美联储伯南克在美国国会作证时已对这些举措作了详尽阐述。其核心是保护市场正常运行,主要手段有二:一是法治,修订旧法,颁布新规;二是信息披露,打击金融机构向购房者、债券投资者欺诈兜售的行为。另一方面,布什在其8月31日讲话中宣布,联邦住房机构将为那些陷入困境的者提供担保,使其以优惠利率获得融资;并表示,的工作是帮助购房者,而不是救援投机者,也不是救援那些明知没有能力仍然购房的人。市场指数涨跌并未成为“监管指南”,市场玩家意志无法左右货币当局,正体现了“远离华尔街”的基本原则。
2008年是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财经》曾于6月下旬出版前马来西亚央行高级官员及香港证监会前沈联涛先生有关专著,用意即在从邻人血泪中吸取经验教训。相较亚洲金融危机,此次全球次贷风暴对中国既为再度警醒,又在时间和案例的层面更具贴近性。由人民币的巨大升值压力为本,中国面对的资产泡沫只会更为庞大,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股市风险估值过低、风险防范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无论今天的“理论者”如何以“新兴市场”、“人口红利”等种种说法自我宽慰,清醒者没有理由不考虑未来的风险代价,未雨绸缪已再不可拖延。不独如此,随着6000亿元特别国债发行,中国外汇投资大规模出海蓄势待发。次贷风暴警示对于未来“走出去”的战略安排亦是意味深远。
从这个意义上说,近在眼前的全球性次贷风暴对中国人可能是件幸事。认真体味此次风暴之教训,我们应尽可能避免危机的在中国生根发芽,引致未来无穷祸患。
面对美国次贷危机中国应取的措施
当前,面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趋缓的双重压力,我国应取灵活从紧的货币政策,避免经济的“硬着陆”。同时,应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验,取较为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减免税、增加投资和支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医疗体制改革等措施刺激经济的增长,使经济仍然能够维持一个较高的增速,以缓解就业压力。
A.灵活从紧的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上仍然保持紧缩态势,但要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灵活调整,防止过度紧缩,可实行谨慎加息。当前的信贷控制在实质上已经提高了企业的资金成本,进一步提高利率对经济面的打击可能会很大。
B.积极的财政政策。
(1)扩大投资。根据以往的经验,出口的下降对国内的投资增速将造成一定的拖累,需要用扩大投资的方式来对冲这部分的影响。投资的重点领域是受雪灾、地震影响较大的基础设施以及农业基础设施。
(2) 增加支出与补贴。继续扩大社保和医保的覆盖面,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加大农业直补的方式鼓励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3)减免税收。减税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有利于企业增加投资、扩大供给,有利于居民增加消费,扩大内需。包括取消利息税、进一步提高所得税的免征基数、进一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补贴等。
C.抓住时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调整出口产业结构。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时机,逐步降低加工贸易和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步提高一般贸易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同时要继续坚持不懈促进节能减排。
美国次级贷危机对中国的启示:次贷风险的滋生主要是源于抵押机构放松条件,为不具备还款能力的高风险客户提供了信贷,而投资银行创造了大量基于这些的高风险衍生证券。金融机构应强化稳健经营意识,在业务创新与风险防范之间取得平衡。
本次危机暴露出评级机构存在失误。由于直接参与衍生产品的设计并为其提供评级,评级机构面临明显的利益冲突,丧失了独立性。关键在于,当前的国际评级市场具有明显的寡头垄断性,评级结果存在对主要发达国家企业和债券评级的普遍高估以及对其它国家的普遍低估的现象,评级机构的公信力受到削弱。报告认为应增加现有评级体系的竞争性,避免评级结果的系统性偏倚。
此外,报告指出,金融监管应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要加强对复杂金融产品的风险监管,特别是,对信用衍生品等的监管要改进,要强化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机构对基本债务人的债务履约能力的监督责任。
每一次危机都是新的,但都是流动性危机。流动性来如汪洋,去也匆匆。中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从7%已经下降到目前的1%-2%,流动性富余已经不大不错,美国次级房贷只是美国房贷市场的很小一部分,目前次级房贷危机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损失与已知的大危机相比也还相对较小。但其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远比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时大,而且正在演变成继上世纪80代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10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市场大危机。其理由有二:金融风险指标和各国央行的反应。先看金融风险指标:反映流动性紧缺程度的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在短时间内从5.3%就下跌到4.7%以下,其幅度超过了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的程度。VIX指数上周(8月17日)超过30,达到危机水平。VIX指数是描述金融系统波动性或风险增加的一个重要指标,金融市场运行正常之下的VIX指数在10到12左右。危机已经迫使各国央行取史无前例的联合行动。本次危机虽然产生于美国金融市场,但当德国产业投资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遭受危机的巨大冲击之时,欧洲中央银行被迫率先(8月9日)向欧洲金融市场注入1300亿美元。紧接着,美联储也向美国的银行体系注入240亿美元;随后,澳大利亚和日本的中央银行也都注资救市。8月9日、10日两天之内,全球中央银行向市场注入3223亿美元的资金。就在8月17日,美联储还被迫降低再贴现利率50个基点,将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抵押品范围扩大到次级抵押债券,并鼓励商业银行通过中央银行贴现窗口融资,来缓解危机的迅猛扩散。21世纪新危机这场危机爆发自今年3月,在8月份来势凶猛,让全球央行似乎有点措手不及。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危机?我的判断是,这是21世纪的第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每一场危机都是新的,不变的是都有流动性危机的一面。这里说“新”有几个含义:一是危机源自于最发达国家,然后蔓延到全球。自1929年以来发生的金融危机,基本都是源自于发展中国家,比如拉丁美洲债务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当然,美国1990年代也发生过存贷危机,德国、西班牙也出现过银行危机,但没有造成全球影响。因此,我们把金融危机防范的重点都放在了发展中国家身上,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问题有所忽视。但现在危机突然由发达国家爆发。二是危机发生的机制是新的。从危机伴随的现象看,在这场新危机中,汇率不再是主要问题。在以前的拉美债务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中,危机发生国的货币往往会大幅贬值;但本次危机中,美元还在升值。坚挺的原因在于,美元不仅是各国的储备货币,也是全球交易的最重要度量单位,不可能对自身贬值。金融机构在危机中,纷纷抛售次级放贷债券等低信用级别债券,买入美国国债,从而形成对美元的需求。从危机发生的传导机制来看,拉美债务危机等传统金融危机主要是通过流动性的断裂,引起汇率变化,然后再影响到银行,或者先银行再汇率,最终进一步传导到实体经济,其传导模式是流动性+汇率+银行,或者流动性+银行+汇率。但本次危机首先是次级信用的房贷违约率增加,引起投资于次级贷债券市场的数量分析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巨亏,然后影响到国际大投资银行,进一步传导金融市场出去的。其危机传导的机制是流动性+信用+金融市场模式。挑战全球央行各国央行在应对传统金融危机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方法中,都比较成熟了。发展中国家也通过向发达国家学习,逐步掌握防范危机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增加外汇储备、控制财政赤字,完善银行体系的监管等。本次危机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以数量分析为基础的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而以基本面分析为基础的基金损失还相对较小。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以数量分析工具对次级抵押债券定价,是目前金融工具最为复杂的,这让中央银行家们全面认识这场危机,找出相应的解决途径,颇具挑战。在传统金融危机中,如果银行发生危机,中央银行去救助金融机构,就是在救中小储户,使企业免予倒闭,从而避免社会更大的失业;如果出现汇率/货币危机,中央银行直接动用外汇储备(如果还有的话),或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其他国家央行求助,在汇率市场干预,比如1994年的墨西哥,虽然也会受到一些人士的批评,但都合情合理。在本次危机中如果央行拿纳税人的钱去救助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市场,则相对困难。参与次级债券投资的都是大型非银行金融机构,并不向中小储户开放的,“是有钱人玩的游戏”。中央银行直接救助资本市场则相当困难,至少比干预汇率市场要困难得多。促使金融机构之间彼此救助也不容易的,因为这些金融机构之间都是竞争关系。当然,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时,在美国纽约联储的牵头下,被高盛、摩根等13家与之交易的金融机构巧妙救援。但这些机构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是客户关系,金融机构救助自己客户是说得通的。现在深陷危机的都是大投资银行,他们是竞争关系,救助难以向自己的投资人/合伙人交待。况且,本次危机给投资银行带来巨大冲击远大于亚洲金融危机。启示亚洲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痛定思痛,都在努力改善自己的宏观经济政策,减少财政赤字,增加外汇储备,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发展中国家如果以为这样可以避免危机,或者“独善其身”,则答案并非如此!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今天,只要你是金融市场中的一员,其他国家如果发生金融危机,你就很难不受影响。在过去的一周,亚洲股市出现全面暴跌就是一个证明:韩国、日本一周下挫11.4%和9%,香港恒生指数在上周五也一度狂泻近1300点。而就在两周前,亚洲金融市场还弥漫着乐观情绪,认为本次危机不会对亚洲造成多大的冲击。事实上,在本次危机中,全球最大的投资银行、全球的基金经理,就在全球寻求变现的机会,即使亚洲本省比较健康。更有甚者,恰恰是亚洲经济好,面临流动性危机的全球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更要到亚洲市场变现,让亚洲的折价达到全球的水平,成为危机变现的“牺牲品”。第二个启示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要关注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包括里面的衍生工具,以及具体交易机制,以助于取措施应对外来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因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城门失火”,会殃及发展中国家的“池鱼”。但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必须积极推进,除了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之外,要积极增强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金融市场的稳健性。第三个启示是,每一次危机都是新的,但都是流动性危机。流动性是金。事实上,我们看到,美国在本次危机之前和初期,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都十分充裕,但到了7月就突然紧张起来,以至于后来出现流动性枯竭。流动性是具有内生性的,来如汪洋,去也匆匆,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也应该掌控节奏,让流动性留有一定的富余空间。随着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上调到12%,中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从7%已经下降到目前的1%-2%,流动性富余已经不大。同时,中国其他宏观调控政策也要留有余地,以减少外界因素突然影响对中国意想不到的冲击。
次贷危机给中国的启示
和美国相比,如果经济减速,中国房地产市场仍有两点优势。首先,中国房地产市场规模远远小于美国,这意味着借款人违约数量增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美国不能同日而语。其次,即使违约率上升,大多数抵押房产的首付款和近期的升值可以抵消影响。这将使中资银行免于遭受美国同行经受的损失。不幸地是最大的输家是房屋所有人,因为他损失了数额可观的首付款。
最重要的教训是,资产证券化过程必须对所有投资者保持透明。抵押证券化存活得越久,他就越成功,提供其他更激进产品的愿望就越强烈。只要购买证券的投资人能真正理解伴随产品的风险,该体系就能正常的发挥作用。如果过程不够透明或者让人迷惑,就像美国的情况一样,而导致投资人根本不知道他们在买些什么,问题就会应运而生。
另外,中国也应该找出充分获取借款人历史信用的办法。只有在那种情况下,信用风险过度的借款人才能获得。最后业应该设定较低的抵押还贷收入比例的门槛。和目前首付款要求相衔接,这个数字不能超过50%。如果借款人被允许花费大比例的收入支付月供,且经济继续放缓,那么房地产市场崩溃的所有必要因素就都已经具备了。
经济逆转对任何国家而言,都不可避免,包括中国。因此当经济强劲时,未雨绸缪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经济降温,这些目前苦苦经营勉强还贷的供房者,那时他们的还贷能力又将会怎样呢?
中国业应该从他们的美国同行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思考危机的内涵。是时候取必要的措施,以使任何对中国经济的负面长期影响最小化。
左小蕾:次贷危机带来六大启示
左小蕾认为,全球都低估了次贷危机的影响,去年8、9月份取的措施并没有意识到次贷危机的严重性,仅仅是一些短线的救市动作。同时,左小蕾认为,在应对次贷危机的冲击时总结一下其对金融市场的启示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她认为,次贷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兴市场的金融自由化要与承受能力相匹配。“金融自由化推动的是金融资本,次级债整个就是要帮助那些金融资本追求高风险高收益,它创造了很多的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最后就过火了,就过分了,没有风险的时候能得到高收益,但如果有风险的时候就未必是高收益了,风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于新兴市场来说你可能承受不起。所以新兴市场的金融资本的自由化,应该与经济发展程度,与经济调整的弹性、能力,特别是金融体系、风险防范的能力等等承受能力要匹配,不能够超越。否则的话就会带来很多的风险,而且这些风险还不能自救,美国可以通过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来拯救市场,欧洲可以通过欧元这种国际货币的地位拯救经济和市场,可是新兴市场国家是做不到的。”
二是虚拟的经济跟实体的经济不能离得太远。“次贷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在它的基础上又发了很多的衍生产品,一级一级的衍生上去,而且这些产品总的市值最高的时候大概是大大超过了GDP总量,所以就形成了一个大泡泡,后果就是爆发金融危机,无非就是两个结果,第一个就是爆发金融危机,全球都在为它买单,金融市场震荡,经济可能还要持续低靡。另外一个结果就是救市,然后全球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且全球经济危机也是在高通胀下一触即发,所以这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特点制造很多大泡泡,最后结果都是经济危机,所以我们必须要思考金融市场的体制,金融市场是不是要走这么远?虚拟经济是不是要走这么远?”
三是金融服务业是不是要回归到主营业务。金融服务业是要追逐高风险高收益还是真正的提供服务?“把金融市场变成一个真正的优化配置的地方,最后推动经济的成长,这是金融服务业对经济的最基础的也是最根本的贡献。”左小蕾认为,“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限度,次贷危机应该提醒我们金融行业要怎么发展?主营业务实什么?这些都要有一个根本的思考。”
四是美元本位的问题。左小蕾认为,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没有一个相应的国际金融体系来平衡和管理。如果美联储根据美国的经济来实施货币政策,那么其救市行为可能会造成全球的流动性过剩,造成全球的通货膨胀。因此,她认为,面对美元本位的现状,必须要有应急的措施,以便将风险降到最小。同时,左小蕾建议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过程中,将这些问题提出来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五是继续完善国际游戏规则。左小蕾认为,次贷危机以后有些国际游戏规则要改善,有些要加强,有些还要从根本上改变,还有很多的要深入探讨,比如监管体系。至于是要严加监管还是不要监管,左小蕾表示,事实证明有进一步加强监管的要求。
六是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体现在金融产品的创造上,通过次贷危机的影响可以看到金融市场的创新需要一定的规模限制。
奇葩说第八季报名开启,这几条禁忌要注意!
面试时最重要的技能
面试时最重要的技能,工作技能是很重要的,在生活中,想要在职场中发展得好是少不了技能的,每个职业需要的技能都是不一样的,下面我分享面试时最重要的技能,一起来看下吧。
面试时最重要的技能1一是沟通表达能力。即便是招聘技术职位,所有公司也无一例外地强调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不懂得与他人沟通协调,只知道自顾自的人,不可能获得他人的认可,在工作中会举步维艰。
二是分析、创新能力。很多大公司的价值观里都有“创新”这一条。他们青睐的是既有很强执行能力,又善于独立思考,能不断地寻找更好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的人。呆板、按部就班的人不受大公司欢迎。
三是团队合作能力。包括善于与团队其他人沟通协调,能扮演适当的角色,勇于承担责任,乐于助人,保持团队的融洽等等。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而不喜欢单枪匹马的“孤胆英雄”。
“软技巧”培训同样重要
毕业前夕,毕业生们常参加各类培训班进行“充电”,以求提高竞争力。外语、计算机以及职业能力的训练往往是大学生的选择,其实,软技巧培训同样十分重要。
毕业生在软技巧方面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过分看重自己的利益,很少为他人着想。如今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一直是家庭中的“小皇帝”,时间一长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什么事情首先想到自己的利益,不善于合作,不顾及他人的立场。譬如在面试中,一些学生只想着“将来我能拿多少钱?能接受什么培训?能享受哪些?”,而不是先考虑“我能为公司做些什么,创造什么价值?”再如,在小组讨论中,一些学生认为,只要抢到了发言机会,能够把自己的实力表现出来就能获得成功,于是处处抢先,不给其他成员机会,甚至有意给别人制造难堪。这种表现的学生常常会遭到淘汰。
二是不够积极主动,喜欢守株待兔。一些毕业生在遇到问题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方法,而是逃避或等待救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都欠缺。比如,有的学生明知就业竞争激烈,却不愿意早一些走出象牙塔,多接触社会了解市场,结果等到离开校门了还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前程。还有一些毕业生甚至不知道简历的书写要方便他人阅读,不知道面试不能迟到,不明白穿着要得体。
无疑,缺乏这些软技巧的学生,很难想像他们在竞争中能够成为赢家。只有“软硬兼具”者才会获得大公司的青睐,因此别忽视了软技巧的重要性,必要时应接受些相关培训。
面试时最重要的技能2过来人支招面试技能行为
一、应聘前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你要充满信心,请相信: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天生我材必有用。保持良好的状态,快乐的心情,这样的润滑剂对你大有好处,你不仅有信心,可能还因为状态极佳,不再厌烦手头枯燥的工作,良性循环会事半功倍。
接下去,把自己好好剖析一番,列出自己的长处优点,工作能力,问问自己:我能干什么,我想干什么?定出自己的求职目标,听着:充充电是必要的。世界日新月异,复合型人才才会有竞争,满足于现状的井底之蛙只会被淘汰。充足了电,再为自己好好策划一下,打印一份漂亮的履历表。谦虚是美德,但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包装自己,非常重要。
二、面试时
现积极的态度
面试时,言辞上的谦虚是应该,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卑,你要直接告诉面试官你最近取得了哪些成绩,你将来的职业生涯目标以及你所具备的条件。尽量早些告诉他,不要等到他先来问你。作为一名大学生毕业生或一名职业人员,要时刻保持必胜的信心。
落落大方,面带微笑
在求职择业面试中,大方与微笑很重要。要牢记,任何一位面试官都喜欢落落大方的人。
专心的倾听
在求职面试时,求职者如果不专心倾听,就会错过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你必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专心的听面试官的讲话,不要被自己的思想情绪分散注意力。
为了提高自己的倾听技巧,把握自己的思想情绪,请记住以下各项:
1、当面试官讲话时,你要直接看着他,使他知道你对他讲的感兴趣,你的眼神会告诉他:我在专心听您的讲话。
2、控制自己的思绪,使它不会超过面试官的'讲话速度。通常我们都知道,思维的速度比讲话快五倍。如果他讲话不连贯,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词,千万不要插嘴,或作补充说明。这种帮助一点也不会让上高兴,他会感到难为情,因为这会反映出他的思维反应不够快。
3、倾听的时候最好姿态是在椅子上坐直,稍微向他那边倾身,但身体不要僵硬,也不要像在家里看电视那样随意。
4、不要感情用事和他争辩,无论面试官说什么,你不要认为他无知和幼稚,不一定你自己就对。如果从心里产生对他的抵触情绪,这就为专心听他说话制造了心里障碍。
5、摆脱视觉上的干扰,注意听讲,不要摆弄你的眼镜、钢笔或其他任何与倾听无关的东西。面试中可能做点笔记,不要漫不经心的乱画,更不要去研究室内的装饰或外面的风景等。
6、倾听要有精神,以显示出你对面试者所讲的东西有极大的兴趣。你根据他的讲话内容可适当地改变面部表情,可以偶尔点点头或者做出赞同的评论,这有助于沟通。
三、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
很多面试评估表格都有一条:此人外表形象如何。即使有些表格上没有具体这样写,但你的外表形象将直接影响你是否能成功面试过关。很多求职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未被录用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自己形象不佳。
四、表现出热烈和
任何一家招聘用人单位都会考察你是否对工作和生活充满热烈和。如果你想达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那么,求职时一定要表现出热烈和,并与面试官共同分享。人们对周围的一切如生活,特别是职业充满热烈和是一件好事。
你可以自信你是面试官遇到的最有价值的人。遇到你这样既充满又符合工作基本条件面试者,面试官肯定会喜欢。
热烈和,给任何人都会增添光彩,是职业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讲话不要太多,不要过多地谈论与工作无关的个人问题
你与面试官的时间分配最好各占一半,但是现实往往是你占了75%,考官只占25%。面试官将时间这样分配就是让求职者有机会自由地表现自我,从而了解他的方方面面,包括职业能力和个人隐私这些在履历表上无法表现出来的东西。
而你却要把时间各按一半分配,尽可能多了解你所申请的这项工作、这家公司及面试官本人。这样你会对招聘的目的和目标有更多地了解。
当谈话出现冷场,甚至长时间沉默时,不要惊慌。学会如何使用沉默,利用这个间隙整理思绪,寻找机会,准备下面要讲的话。谈话时间停顿不仅有利于重新出现谈话的高潮,而且也有助于将谈话重点调整到主要问题上。
六、不要让面试官等待
约定的面试迟到了,你可以找出许多合情合理的理由来解释,但这一切无济于事,办事不预留余地的缺点已经显露出来。不管什么原因迟到,见面时首先就得道歉,不道歉就糟极了。如果没有赴约而又不打电话道歉,那是绝对不理智的。
为了确保面试不至于迟到,要预先考虑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时间安排上要留有余地。
七、谨慎谈及工资报酬及问题
面试时不要对工资报酬及流露出太关心。一般来讲待遇由用人单位早已拟定,用人单位是根据自身的情况拟定工资。尽管你比较优秀,但用人单位可能雇不起你,因此,在谈及工资报酬及待遇时,一定要谨慎。涉及工资问题,面试官可能问你一个关键的问题,他可能直接问你“你要求多高的报酬?”你要回避这个问题,不要做正面回答,要让对方主动说出一个数目。
非常紧急!!!中海油第一次上市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第七季《奇葩说》一结束,第八季《奇葩说》的报名通道就开启了。第八季《奇葩说》,妥妥的!
一档综艺节目,做了七年,正当盛年,影响力可想而知。报名者自然众多,第七季海选时,弄了一个千人奇葩捞,最终入围的只有48人,包括17位老奇葩和31位新奇葩。
基本上是20进1,且不论在报名阶段被刷掉的。
名额真是紧俏,其实你不知道的是,第七季《奇葩说》,已是历季节目入选新奇葩最多的一季。
截止第七季,共有 128 位入围选手,下面是历季新奇葩入围名额数;
第一季18位
第二季16位
第三季20位
第四季11位(名额)
第五季16位
第六季16位
第七季31位
第八季如果没有重大调整的话,大概率也就30位左右的新奇葩入围,因此,梦想登上奇葩说舞台的新鲜奇葩们,道路是曲折的!
为了提高入围机会,建议报名的奇葩们先看一看1-7季奇葩说的海选环节。
这是第一季 海选入围选手 :
第一期:马薇薇、王梅、包江浩、肖骁
第二期:范湉湉、姜涛、魏铭、章扬
第三期:金宇轩、刘媛媛、刘煊赫、花希
第四期:纪泽希、刘思达、颜如晶、姜思达、饼干、艾力
这些选手,是马东、高晓松、蔡康永三位老师共同面试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可塑性强!有包装的空间。
《奇葩说》这档节目,有很多高学历的辩手,但学历高并不一定有优势,被淘汰的就有好几位名校博士。一块材料,如果取材时可能浪费太多,这块材料就会被舍弃。
所以,新奇葩们不要因为学历而怯场,只要你有潜力,有较好的可塑性。至于能走多远,慢慢来,咱们先过海选关。
下面我分享几点选拔禁忌,希望对新奇葩们有所帮助。
1. 不要弄虚作,胡吹自己的经历。面试官是几位老姜,无论做节目、拍**,搞辩论,知识储备,人生阅历,都很难跳出他们的视野,一旦作,直接就没戏了;
2. 不要说太满的话。满招损,特别是当你本身履历比较光鲜时,没有必要再吹,得不尝失,牛皮很容易被挑破;
3. 不要太乖,在奇葩说,如果你太过听话,太规矩,缺少热情,意味着你没有观赏性,很难得到亲睐;
4. 正经选手不要凡尔赛,很典型的例子是清华梁植被淘汰,摆学历不如摆观点;
5. 对应第4条,漂亮选手不要凡尔赛,如刘思达,虽过了海选,但后面过多提及个人形象,引来观众反讽;
6. 切忌太装,不要对自己的演技太自信,宁可真诚笨拙,也不要油条装腔,这基本上等于关上了晋级之门。
先暂时说这几点,后面我还会从历季《奇葩说》的数据中,整理出一些有用的规律分享给大家:)
太长了,弄不完,分批讲:
海油人这样形容上市成功之后的卫留成:仿佛一位浴血奋战的将军,激战结束后,远离敌军的遍野尸骸与己方士卒得胜的欢呼,独自一人伫立,静默着、思索着,看似无悲亦无喜。
卫留成说,“”之后,他就不记日记了。但2001年2月5日,他却打开了日记本,而后整整17天,每天都用英文记录这又一次于他意义非凡的路演。挂牌成功那天,卫留成大
致这样写道:
——非常平静,没有一点激动。我的感觉是上一次就应该这样。
在卫留成大半生的履历中,每一步都离不开“石油”二字。25岁在长庆油田做测井工;37岁来到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52岁掌帅海洋石油总公司。他显然与石油结成了一体。因此,中海油两度冲击海外资本市场带给他的绝不止尘埃落定后的那番平静。
“青蛙”变王子?
卷土重来,中海油上市终获成功。折戟而归一年多来,弥漫在董事长卫留成心中的阴影也终于随着纽约、香港不约而至的春风涤荡一空。
尽管此番上市又逢全球股市低迷不前,其中恒生指数跌破2年来最低点,而道琼斯指数亦一日连挫400多点,但中海油的股价却在挂牌后神奇般地逆市上扬,半月不曾跌破发行价。在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大厦里,人们又可以见到卫留成久违的笑容,午餐时间,每一个走过他身边的人,都会乐孜孜地同他攀谈几句中海油当天的股价。2001年3月1日的《HK Economic Times》上于是这样评说,“中海油三板斧,青蛙变王子”。
卫留成并不赞同这种比喻。他说,“中海油不是由丑小鸭变作了白天鹅,中海油本来就是白天鹅。”的确,作为一家完全属于上游工业的优质公司,海洋石油自诞生之日起便与国际接轨,去年纯利为79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达到92%,与国际上同类公司相比毫不逊色。
然而,天鹅亦有折翼时。1999年10月,人称“勇敢的出海者”的卫留成首次率中海油冲击海外资本市场,便遇暗礁。当时拟定发行20亿新股,集资25.6亿美元,但由于国际油价狂跌以及美股下跌,加之价格追高等主客观因素,上市大计不得不搁浅。至今回想起来,卫留成还颇感一头雾水,“路演快结束时,订单非常少,最后也没有配售,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结果。”
“1999年10月兵败纽约时,我曾经说要从租住的四季饭店的44层向下跳——当然那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是我和几位同事抱头痛哭可是真事。我不否认。”四季饭店带给卫留成的回忆无疑是苦涩的,他感到自己被逼进了死角,且被告诉说,“你,非失败不可。”以至于当他又一次路演行至纽约时,不肯再住进去。他称1999年10月公司海外上市的失败是大半生来遭遇的最大挫折。
一番山重水复过后,柳暗花明。2001年2月27日,中国海洋石油(883)在纽约挂牌,每个ADR(美国存托凭证)上市定价15.4美元,收市涨到16.12美元;2月28日在香港,股价由挂牌时的5.95港元涨至收市时的7.00港元,涨幅达16%。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一个失败的IPO(初次公开招股)一般不会再引起市场上什么热烈的反应,但中国海油却是个例外。”
“海上”风暴投下阴影
对卫留成来说,1999年10月以后的日子显然是灰色的。有好几次,他都指着双鬓告诉记者,“我原来可是祖传的黑头发啊,这一年都变白了。”不胜唏嘘。
“我相信兵败纽约对公司中层以上的干部都有打击,但是受打击最大的是我老卫。”如果上市成功,他曾打算与同事们在当地休整、庆祝一下。而事实上,败局落定后,卫留成一行便匆匆从纽约飞至香港,又连夜赶往深圳。在深圳蛇口,他一头扎进了分公司。
一时间,他甚至不愿回北京,去面对那些看好海油、关心着他的人。中海油毕竟是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中国首家整体推入海外资本市场的大型国企,前所未有的压力如磐石落在他的心上,“说大了,是国家交给我这么大一个事,我没完成;往小了说,对公司的影响也太大。”
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党组成员被卫留成叫到蛇口,关起门来进行总结。上市失败后的悲观情绪开始漫延。——改革是否继续?还要不要再次路演争取上市?那时,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机构调整已比较彻底,而人们甚至回过头来议论这些举措的正确性了。
“我确实也怀疑过。”在卫留成的心中,由于执掌海油帅印几年来不俗的业绩所平添的那份自信也开始滑落。
党组会开到一半时,或是悲观论调带来的巨大震动,亦或是消极的情绪令他感到压抑得可怕,他突然意识到,海油这就要开始走回头路了。“如果我再不清醒,再退一步,改革的回头路绝对走定了。一旦走了回头路,海油过去十几年改革的成果想再挽回几乎不可能。这个公司可能就完蛋了。”想到这里,卫留成说,“我一下子就醒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