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原油价格提高的原因_2011年11月原油价格
1.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历史因素
2.2016年11月原油价格走势怎么这么变态
3.国际原油价格主要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4.油价调整时间日历
5.什么叫石化呢
全球经济 重病之后尚未痊愈
在造成此轮国际油价下跌的各种因素中,需求乏力虽然不是最能激发人们想象力的,但的确是很关键的一条。
“油价下跌首先归因于全球石油需求不足。”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撰文指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始终未摆脱下行压力,发达国家需求不振,包括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在减速。”
从国际原油的供求关系看,《中国能源报》 副总编辑桂俊松告诉记者,一方面,全球石油需求疲软;另一方面,供应却在增加。“沙特、俄罗斯等传统产油大国的原油产量不减,加拿大油砂、以前不产油的东部非洲等也加入进来,特别是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很快,使美国的原油进口量越来越少。未来,还有一个可能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北极油气的开发。”他说。
至于国际油价何时才能停止下跌,刘英认为,首先要看全球经济是否持续向好,需求强劲才能有力拉动油价止跌回升。
沙特成本 不到30美元/桶
作为石油储量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的国家,沙特坚决不减产的态度和做法,在此轮油价下跌中,给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他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也取了相同的举动,而欧佩克石油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欧佩克总是在国际油价下跌时减产,这次为何不同?沙特石油部长Ali al-Naimi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他表示,让高效率的产油国减产,而低效率的增产,是不正常的。
更直白地说法是,沙特此举是为了将新兴的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淘汰出市场,捍卫自己的市场地位。
短短半年多,国际油价就从每桶100美元以上跌至不足50美元,而且还没有停下的意思。也许有人会感慨,沙特也是蛮拼的。但专家告诉我们,这远远不是沙特的底线。
“油价下跌对沙特等国经济不会产生严重影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文章中说:“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输出国,沙特拥有全球约25%的石油储备,并掌握全球石油闲置产能的85%,其产油成本低于每桶30美元。因此,沙特完全能够接受更低的油价。”
美元走强 加剧油价下行压力
由于石油在国际市场上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因此,油价和美元之间通常呈负相关关系。在此轮油价下跌中,美元走强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助推因素。
相关资料显示,2014年,由于美国经济持续复苏,而欧洲和日本经济增速放缓甚至陷入停滞,美元对多种货币大幅升值,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随之走低。不仅如此,包括煤炭等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也应声下跌。
有分析指出,美元走势强劲,让欧元、日元和其他货币持有者购买原油成本上升,进而抑制了原油需求,也给原油价格带来更大压力。
英国《金融时报》 预计,美元将在2015年继续走强。一方面,领导的自民党赢得了日本大选,获得下议院多数席位,围绕日元贬值的安倍经济学能够更好地推进和实施;另一方面,欧元区经济持续低迷,加之希腊政局不稳等因素,让市场预期欧洲央行将取量化宽松政策,而美国则在2014年11月正式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2014年11月,美元指数走强至89,同比增长6%,油价与美元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也导致了石油价格回落。”刘英也认为,如果美元继续走强,油价会继续回落。
全球经济 重病之后尚未痊愈
在造成此轮国际油价下跌的各种因素中,需求乏力虽然不是最能激发人们想象力的,但的确是很关键的一条。
“油价下跌首先归因于全球石油需求不足。”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撰文指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始终未摆脱下行压力,发达国家需求不振,包括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在减速。”
从国际原油的供求关系看,《中国能源报》 副总编辑桂俊松告诉记者,一方面,全球石油需求疲软;另一方面,供应却在增加。“沙特、俄罗斯等传统产油大国的原油产量不减,加拿大油砂、以前不产油的东部非洲等也加入进来,特别是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很快,使美国的原油进口量越来越少。未来,还有一个可能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北极油气的开发。”他说。
至于国际油价何时才能停止下跌,刘英认为,首先要看全球经济是否持续向好,需求强劲才能有力拉动油价止跌回升。
沙特成本 不到30美元/桶
作为石油储量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的国家,沙特坚决不减产的态度和做法,在此轮油价下跌中,给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他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也取了相同的举动,而欧佩克石油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欧佩克总是在国际油价下跌时减产,这次为何不同?沙特石油部长Ali al-Naimi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他表示,让高效率的产油国减产,而低效率的增产,是不正常的。
更直白地说法是,沙特此举是为了将新兴的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淘汰出市场,捍卫自己的市场地位。
短短半年多,国际油价就从每桶100美元以上跌至不足50美元,而且还没有停下的意思。也许有人会感慨,沙特也是蛮拼的。但专家告诉我们,这远远不是沙特的底线。
“油价下跌对沙特等国经济不会产生严重影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文章中说:“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输出国,沙特拥有全球约25%的石油储备,并掌握全球石油闲置产能的85%,其产油成本低于每桶30美元。因此,沙特完全能够接受更低的油价。”
美元走强 加剧油价下行压力
由于石油在国际市场上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因此,油价和美元之间通常呈负相关关系。在此轮油价下跌中,美元走强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助推因素。
相关资料显示,2014年,由于美国经济持续复苏,而欧洲和日本经济增速放缓甚至陷入停滞,美元对多种货币大幅升值,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随之走低。不仅如此,包括煤炭等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也应声下跌。
有分析指出,美元走势强劲,让欧元、日元和其他货币持有者购买原油成本上升,进而抑制了原油需求,也给原油价格带来更大压力。
英国《金融时报》 预计,美元将在2015年继续走强。一方面,领导的自民党赢得了日本大选,获得下议院多数席位,围绕日元贬值的安倍经济学能够更好地推进和实施;另一方面,欧元区经济持续低迷,加之希腊政局不稳等因素,让市场预期欧洲央行将取量化宽松政策,而美国则在2014年11月正式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2014年11月,美元指数走强至89,同比增长6%,油价与美元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也导致了石油价格回落。”刘英也认为,如果美元继续走强,油价会继续回落。
全球经济 重病之后尚未痊愈
在造成此轮国际油价下跌的各种因素中,需求乏力虽然不是最能激发人们想象力的,但的确是很关键的一条。
“油价下跌首先归因于全球石油需求不足。”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撰文指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始终未摆脱下行压力,发达国家需求不振,包括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在减速。”
从国际原油的供求关系看,《中国能源报》 副总编辑桂俊松告诉记者,一方面,全球石油需求疲软;另一方面,供应却在增加。“沙特、俄罗斯等传统产油大国的原油产量不减,加拿大油砂、以前不产油的东部非洲等也加入进来,特别是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很快,使美国的原油进口量越来越少。未来,还有一个可能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北极油气的开发。”他说。
至于国际油价何时才能停止下跌,刘英认为,首先要看全球经济是否持续向好,需求强劲才能有力拉动油价止跌回升。
沙特成本 不到30美元/桶
作为石油储量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的国家,沙特坚决不减产的态度和做法,在此轮油价下跌中,给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他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也取了相同的举动,而欧佩克石油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欧佩克总是在国际油价下跌时减产,这次为何不同?沙特石油部长Ali al-Naimi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他表示,让高效率的产油国减产,而低效率的增产,是不正常的。
更直白地说法是,沙特此举是为了将新兴的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淘汰出市场,捍卫自己的市场地位。
短短半年多,国际油价就从每桶100美元以上跌至不足50美元,而且还没有停下的意思。也许有人会感慨,沙特也是蛮拼的。但专家告诉我们,这远远不是沙特的底线。
“油价下跌对沙特等国经济不会产生严重影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文章中说:“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输出国,沙特拥有全球约25%的石油储备,并掌握全球石油闲置产能的85%,其产油成本低于每桶30美元。因此,沙特完全能够接受更低的油价。”
美元走强 加剧油价下行压力
由于石油在国际市场上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因此,油价和美元之间通常呈负相关关系。在此轮油价下跌中,美元走强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助推因素。
相关资料显示,2014年,由于美国经济持续复苏,而欧洲和日本经济增速放缓甚至陷入停滞,美元对多种货币大幅升值,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随之走低。不仅如此,包括煤炭等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也应声下跌。
有分析指出,美元走势强劲,让欧元、日元和其他货币持有者购买原油成本上升,进而抑制了原油需求,也给原油价格带来更大压力。
英国《金融时报》 预计,美元将在2015年继续走强。一方面,领导的自民党赢得了日本大选,获得下议院多数席位,围绕日元贬值的安倍经济学能够更好地推进和实施;另一方面,欧元区经济持续低迷,加之希腊政局不稳等因素,让市场预期欧洲央行将取量化宽松政策,而美国则在2014年11月正式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2014年11月,美元指数走强至89,同比增长6%,油价与美元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也导致了石油价格回落。”刘英也认为,如果美元继续走强,油价会继续回落。
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历史因素
油价暴跌的原因主要有:
1、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谈判破裂,沙特宣布增产石油,俄罗斯也互不相让,也要增产石油,导致石油暴跌;
2、疫情全球大流行,各国取紧急措施,封村封城,有的国家封上了国门,经济活动处于半停止状态,世界贸易中断,国际游轮停摆,石油消费税减,导致石油暴跌;
3、最近两年因为新能源的大量应用,以及美国页岩气开技术的成熟,石油消费总量占比逐年下降,导致沙特和俄罗斯加快了开速度。
温馨提示:
1、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2、所有金融类衍生品的投资都具有风险性,对于投资者的金融风险管理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不适合没有专业金融知识的投资者。除了基础的金融知识外,投资者还应做到自身风险承受的控制,不可盲目的进行投资。
应答时间:2022-01-1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公布为准。
2016年11月原油价格走势怎么这么变态
1998年以前的长时期内,中国的成品油用户享受着低油价的待遇,那时石油价格的调整,一直由国家确定,往往是一次调整,长时期内不变。但随着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完全由定价已经不合时宜,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趋势。到了1998年,随着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两大集团重组,油价改革也拉开了序幕。
1998年以来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1998年原油、成品油价格初步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阶段,1998年6月3日,原国家计委出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按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相应确定,原油价格自1998年6月1日起执行,成品油价格自1998年6月5日起执行;二是2000年6月份开始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完全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阶段,即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际市场油价变化相应调整;三是2001年11月份开始的国内成品油价格接轨机制进一步完善阶段,主要内容是由单纯依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石油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与以上3个阶段相应,中国的成品油价格经历了几番引人瞩目的波动。1998年出台油价改革方案规定,原油基准价由国家计委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上月平均价格确定,每月一调。而汽油和柴油则实行国家指导价,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集团在此基础上可上下浮动5%。那时国际石油市场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一片低迷,成品油价格实际上未作明显调整。直到1999年4月,国际油价开始上涨,国内油价也常常突破限制,国内炼油企业更是面临生产经营困难。这轮涨势期间,2000年6月的改革使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成品油价格开始每月一调。
从2000年5月至2001年11月,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际市场油价变化累计调整了17次。到2001年11月,成品油定价机制又有新的变化,改每月调整为按照国际市场油价波幅不定期调整。2001年11月和12月成品油价格两次调低,2002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又经历了几次涨价。到2003年,成品油价格再次成为热点,后半年国内一些地区开始出现“油荒”的呼声。在国际油价的推动下,2003年一季度国内市场一反淡季的冷清局面,特别是2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将汽、柴油零售中准价每吨分别上调190元和170元后,进一步加热了国内市场。3月1日国家收回了提价通知,5月10日大幅度降低了成品油价格(受SARS影响),但国内成品油市场经短暂的沉寂后,又逐渐加热。12月6日国家最终提高了成品油价格,压抑的国内油价才有所释放,市场价格顺势升高。 调价时间滞后,未能及时灵敏地反映市场变化。现行国家确定的成品油销售中准价,是要在国际市场三地价格加权平均变动超过一定幅度时才作调整,每次调整至少也在一个月以上,有时几个月不动。特别是国际市场变化并不完全反映国内市场,按其确定国内油价则难以反映国内市场的真正需求,既误导生产也影响销售。 机械接轨,扭曲了市场的正常需求。一是定价水平忽高忽低,每次调价吨油在200元上下并不鲜见,致使提价要么过高,实际价格达不到,所定价格形同虚设;要么降价过低,达不到促进生产的目的;要么调价滞后,所调价格时过境迁,使得国家指导价起不到指导作用。二是世界各地成品油消费结构、习惯及季节变化等,与国内市场不尽相同,而且国内各地市场的需求情况也不尽相同,按照国际市场油价制定国内价格,同国内市场的实际状况必然有出入。 透明滞后的定价机制,刺激投机,干扰正常的经营和市场秩序,使定价异化,没有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带来经营者不平等的市场机遇。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与国际市场变化滞后一个月,给投机经营预留了较大空间,刺激囤积居奇等投机行为。 原油价格与成品油价格接轨不对称,影响了成品油生产经营的正常安排。原油完全按照国际油价变动情况,每月1日进行调整,而成品油价格调整则有一个稳定的区间。因此,往往形成原油大幅度提价,成品油价格不提,原油降价,成品油不降,生产企业原油进价与成品油销价不匹配,不利于产销衔接。
国际原油价格主要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2016年11月世界各地原油价格持续低位徘徊,但在月末因受OPEC最终达成减产协议的拉动大幅上涨,11月30日当日的涨幅超过10%。伦敦洲际布伦特原油期货(Brent)11月1日收报46.86美元/桶,30日收报50.47美元/桶,涨3.61美元/桶,涨幅达7.70%,其中最高价为11月30日的50.47美元/桶,最低价为11月14日的44.43美元/桶;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WTI)11月1日收报45.34美元/桶,11月30日收报49.44美元/桶,涨4.10美元/桶,涨幅达9.04%,其中最高价为11月30日的49.44美元/桶,最低价为11月14日的43.32美元/桶;中东迪拜原油(Dubai)11月1日收报44.05美元/桶,11月30日报47.91美元/桶,涨3.86美元/桶,涨幅达8.76%,其中最高价为11月30日的47.91美元/桶,最低价为11月8日的41.5美元/桶。(详见下图)
一、11月原油价格上涨的原因
第一,主要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是原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和俄罗斯为首的非OPEC产油国于11月末达成为期六个月的减产协议。OPEC同意从明年1月起将日产量减少约120万桶,或逾3%,至3,250万桶,减产后产量将处于9月阿尔及利亚初步协议中设定的产量区间的低端,当前的日产量水平为3,364万桶。OPEC最大产油国沙特称,为了能够达成协议,该国同意大幅减少产量,将日产量减少约50万桶,至1,006万桶。OPEC第二大产油国伊拉克同意减产20万桶/日,将日产量降至435.1万桶,伊拉克之前一直拒绝减产,给达成协议设置了障碍。另外OPEC同意伊朗从10月的产量水平小幅提升。OPEC石油减产协议将在2017年1月1日执行,同时,OPEC还会在2017年5月份再次召开能源会议,检视协议执行的状况,并商讨是否要继续限产行动。作为与OPEC达成协议的一部分,俄罗斯将在11-12月的水平上实施减产, 2017年上半年最高减产30万桶/日。减产协议达成的消息传来,石油价格在11月30日当天上涨超过10%。
第二,美国原油库存连续两周下降也助推了油价涨势。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11月25日的当周,美国原油库存连续第二周下滑至4.881亿桶。(详见下图)
二、近期原油市场展望
第一,OPEC成员国貌合神离,减产协议能否最终实施还未可知。OPEC11月11日公布的月报显示,10月OPEC组织每日产量为3,364万桶,较9月高出24万桶/日,为2008年以来最高。事实上,分析人士认为,沙特阿拉伯、伊朗及伊拉克不仅在石油市场上是竞争者,在地缘政治上也存有深刻的矛盾,几大产油国为保持市场份额能否按照协议减产并不确定。在这次减产协议中,伊朗的限额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日产量增加至380万桶。尽管如此,伊朗还是要求回到经济制裁前的400万桶日产量。
第二,非OPEC成员国如俄罗斯的减产也存在变数。过去几年油价下跌严重打击了非OPEC产油国的经济,市场一般上不看好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会履行减产的协议。在重新加入OPEC不到一年之际,印尼再次暂停了其OPEC成员国身份,OPEC建议印尼每日减产约37,000桶,或相当于该国原油产量的5%左右,印尼表示只能接受每日减产5,000桶,这已在2017年该国预算案中获得批准。
第三,美国页岩油公司产量增加或将抵消OPEC减产的效应。其实,OPEC在今年9月底达成初步减产协议后,油价攀升已经推动美国页岩油的产量。EIA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的一周内,美国页岩油产量每天平均增加9000桶。据美国油服公司贝克休斯(Baker Hughes)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25日当周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增加至593座,自9月初以来已经增加了96座(详见下图)。
第四,美元持续走强也为原油市场带来压力。特朗普当选美国下任总统后,市场普遍认为其将加大财政支出和刺激通胀的政策,美联储升息几率加大,美元飙升。美元指数11月1日报.70,11月30日报101.50,月涨幅达3.89%(详见下图)。美元持续走强给对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带来压力。
油价调整时间日历
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很多,既包括产量、消费需求量、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世界石油储备量这些市场因素,又包括战争、意外等非市场性因素。由于非市场因素的随机性太大,本节打算从市场因素出发,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和分析这些市场因素在国际原油价格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4.3.1.1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产量、价格政策
为反击国际大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统一和协调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政策,1960年9月在伊拉克的邀请下,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伊朗和伊拉克与会代表在巴格达聚会,会议决定成立一个永久性的组织,即石油输出国组织,最初成立时只有上述5个成员国,后来又加入了6个,欧佩克现有11个成员国,它们分别是: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尼加拉瓜、卡塔尔、沙特、阿联酋和委内瑞拉。
目前,OPEC已探明储量占世界石油储量的78%,但产量只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图4.12为OPEC在1960~2002年期间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份额变化。OPEC市场份额的高峰出现在13年,占世界石油产量的55%。此后由于石油危机引起的高油价导致世界经济萧条,石油消费量锐减,以及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能源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墨西哥、英国北海油田、北阿拉斯加等许多大油田的相继发现,加上其他非OPEC国家受高油价诱使增加产量等原因的综合影响,OPEC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跌到最低时只有30%左右,但1986年后的低油价刺激了世界石油消费的增长,抑制了对高成本油田的投资和石油勘探投资,加上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使得对OPEC的石油需求量增大,世界新增石油需求主要由欧佩克来满足,OPEC的石油市场份额开始缓慢上升。近年来由于非OPEC,特别是俄罗斯等国不断增产,OPEC的市场份额略有下降,但基本上稳定在40%左右。虽然目前只有40%左右的产量份额,但由于OPEC还留有约600万桶/日(或3亿/t年)的机动生产能力,这是其他石油生产国所无能为力的。世界上有50多个非OPEC产油国,他们以不足1/4的已探明储量,生产着占世界60%的年产量。因此,这些非OPEC石油生产大国,如俄罗斯等,基本上都已开足马力在生产。
凭借巨大的剩余生产能力,OPEC可以在国际原油价格超过市场承受能力、对主要石油进口国的经济生产产生不利影响时增加产量,缓解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此阻止油价的上涨并进一步降低油价;反之,当油价过低对石油出口国收入和经济生产产生不利影响时减少产量,缓解供过于求的局面,阻止油价的继续下滑,促使油价进一步回升。OPEC根据市场状况,通过剩余生产能力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进行调节,力争将世界石油价格稳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所以从目前阶段看,虽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限制和制约了OPEC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和控制能力,但它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仍然是不容忽视的,有时甚至能够操纵国际油价的涨落。尽管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总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60%,但各国均按自己的行为方式生产,没有统一的组织和行动,所以单一非O PEC国家的产量通常无法对国际原油价格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图4.12 OPEC石油产量份额
(据h tp://.eia.doe.gov/emeu/aer/pdf/pages/sec11_10.pdf)
此外,由于OPEC有大量的已探明石油储量,许多长期预测都表明将来世界对OPEC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从长期来看OPEC的石油份额有增大的趋势。因此,OPEC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不仅不会降低,还可能会进一步增大。所以如果OPEC能够协调好各国的利益,做到行动一致,将油价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应当是一件较有把握的事情。
OPEC原油价格指的是沙特阿拉伯轻油(Arab Light)、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混合油(Sahara Blend)、印度尼西亚米纳斯(Mlnas)、尼日利亚邦尼轻油(Bonny Light)、阿联酋迪拜油(Dubai)、委内瑞拉蒂朱纳轻油(TiaJuana Light)、墨西哥依斯莫斯轻油(Isthmus),7种原油市场监督价格的平均价格,O PEC利用这个价格监督国际石油市场的原油价格。OPEC从1999年9月以后开始研究价格带机制,并从2000年3月起开始正式实施这一机制。所谓价格带机制就是事先设定一个价格幅度,如果实际价格超过或低于这个幅度一定时间,就通过调整产量使价格回到设定的幅度内。欧佩克进行的尝试和各国货币当局为回避外汇大幅度变动而介入外汇市场的做法相似。
2000年10月开始,0PEC启用石油产量调整机制,使油价在2001年9月之前都维持在OPEC设定的价格机制带中。但到2001年9月美国爆发“9.11”,虽使油价一度上涨,但随后因国际石油市场担心美国经济将受重挫,带来石油需求大幅减少,加上产油国为了维持国际稳定而暂停启用石油产量调整机制,未在需求降低时进行减产,使油价在2001年10月跌至低于每桶20美元,甚至到2001年11月接近16美元/桶。截止到2001年12月底,因为冬季需求增加,且OPEC和非OPEC产油国也确定进行减产,油价才重新回到价格机制带中。2002年底和2003年初由于美伊战争和国际投机力量的双重影响,国际油价一度冲高到33美元/桶。但战争开始后油价迅速回落,此后的半年左右时间里油价基本上控制在OPEC的价格机制带中。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安全形势日趋紧张,重建问题又困难重重,人们担心中东地区动荡局势将进一步加剧,从而导致石油供应紧张,加上世界经济的复苏和O PEC 在2003年9月和2004年4月两次减产,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03年油价不断振荡上行,2004年4月以后更是一路上涨,完全脱离了OPEC设定的价格机制带。图4.13为2001~2004年11月OPEC一揽子油价走势。应该说在平稳时期OPEC的产量政策效果还是比较有效的。
图4.13 OPEC一揽子价格走势
(据EIA/OPEC通讯社)
4.3.1.2 OPEC原油产量与国际原油价格
原油产量作为供给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原油产量由OPEC和非OPEC原油产量两大块构成,OPEC和非OPEC的产量波动引起世界原油总产量的波动,进而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图4.14和图4.15 分别反映了1960~2002年期间OPEC、非OPEC和世界总的原油产量变化趋势和波动状况。
图4.14 原油产量波动
图4.15 石油产量波动
可以看出,自1960年以来的30多年里,除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苏联的解体,非OPEC国家原油产量出现微弱的下降外,其余时间里非OPEC原油产量基本上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世界原油产量的波动主要来自OPEC原油产量的波动(表4.2,表4.3)。OPEC组织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前的原油产量稳步上升,波动较小,但随后的10多年时间里产量波动较大。其中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大的石油危机,OPEC原油产量处于较大的变动之中;80年代初期O PEC原油产量大幅下降,从而导致世界原油产量发生相似的波动。
表4.2 欧佩克、非欧佩克和世界原油产量波动性统计量
表4.3 欧佩克、非欧佩克和世界原油产量波动之间的相关系数
从图4.16明显地看出,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末,世界原油产量的剧烈波动与OPEC原油产量的波动几乎完全一致。统计分析显示,OPEC原油产量变化与世界原油产量变化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41,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是显著的;而非OPEC产量变化与世界原油产量变化的相关系数只有0.278,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不显著。由于OPEC和非OPEC共同提供世界所需的原油产量,所以两者之间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两者的相关系数为负(-0.062)也说明了这一点。但由于世界所需的原油产量是随着供需、经济发展等情况而不断变化的,所以两者的这种反向关系很微弱,是不显著的。因此,OPEC原油产量波动是造成世界原油产量波动的一个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进而也是造成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原因。
既然OPEC原油产量变动是世界原油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因此OPEC产量变动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和波动起了一定的作用。图4.16反映了10~1998年期间OPEC原油产量与世界原油价格的变化趋势。
图4.16 OPEC原油产量与国际原油价格
在OPEC原油产量波动的同时,国际原油价格也从10年初的每桶3~4美元上涨到每桶30多美元。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原油产量稳步上升,原油价格基本上保持稳定,中东石油禁运打乱了石油产量的稳定走势,造成恐慌,使得原油价格迅速上涨。但随后OPEC组织进一步减产,原油价格仍然下滑,显然这就不是供给方面的原因,而主要是由于前一阶段高昂的原油价格造成世界经济的萧条导致需求减少所造成的。所以OPEC原油产量与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趋势并不呈完全反向变动关系,这也可以简单地说明O PEC组织可以通过调整产量对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能完全反映或左右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
4.3.1.3 世界经济活动水平(GDP)与世界石油需求
一般来说,世界经济稳步增长时,由于各行各业扩大生产,需求的能源量相应增加,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需要更多的工人或更长的工作时间或劳动强度,从而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居民收入的增加有可能导致居民对生活能源使用的增多;相反,世界经济发展不景气时,各行业相对缩小生产规模,导致作为原材料的石油需求量减少,由于各部门生产规模缩小,或减少了雇佣劳动力或缩短了工作时间或降低了工作强度,使得居民收入也随之减少,这又进一步减少了居民对生活能源的使用。所以,能源消费量与世界经济活动水平(GDP)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动关系。一些文献从实证角度也证实了这种关系的存在性。
4.3.1.4 OECD石油储备与国际原油价格
石油储备在将各种市场波动传送到油价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石油战略储备和商业库存在国际石油市场这个大系统中处于调节总供需量的地位。其数量变化直接关系到世界石油市场进出口量的变化(抛出库存可使进口量减少,购进库存则使进口量增加)。库存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调节进出口量的“水库”。库存(物流)变化(即库存油在市场上的流量大小与方向)主要受供求差额、库存目标量、经营决策等信息流的制约与调节。它是一个累积性数量,与油价走势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图4.17)。
图4.17 OECD石油储备与国际原油价格
(1)20世纪80到90年代,油价基本处于经库存调节后的相对平稳的收敛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10多年里,除了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的海湾危机中有很短的一段时期出现了每桶原油价格超过30美元的情况外,油价一般都在每桶15~25美元的较小范围内波动。鉴于石油是中短期需求价格弹性极低的商品,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到90年代末的近20年的时间里,国际石油市场是处于OPEC组织和西方石油大公司都无法完全控制局面的条件之下,石油价格应该有相当大的波动空间。而这种大波动没有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可以说是与主要石油进口国的巨大石油库存储备的存在和合理使用有相当大的关系。
(2)19年起的油价动荡与同期储备量较大的变化有关
从19年初开始,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石油需求锐减,OECD国家的石油库存储备量开始持续上升,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库存储备总量在460Mt到480Mt之间窄幅波动的局面。1998年1月一举突破500Mt大关后继续扶摇直上,1998年8月份达到526Mt的高峰。库存量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反映了当时国际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严重情况。虽然库存的迅速增加有助于大量吸收过剩的石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石油价格暴跌的压力,但是油价的急落还是几乎同步而来。到1999年2月,油价跌破了每桶10美元的心理线。这说明在19年以后制约世界石油市场的大环境条件方面与以前有了很大变化。
(3)如果没有库存调节,油价波动幅度明显增大
有研究表明,即使原来市场处于平衡状态,也会由于经济增长的变化、节能、替代能源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而使消费行为发生变化,也可能破坏原有的平衡,使油价波动不可避免,并且由于产、消双方调节不能合拍,使得油价有暴涨的趋势,甚至很长时间内不能达到相对稳定状态。且油价波动幅度明显增大,而没有像在可调节库存的条件下出现的油价波动渐趋平缓收敛的迹象。
因此,无论是在过去的相对稳定时期,还是在剧烈变动时期,库存的存在都有助于抑制或缓解油价的过激变化。
因此从长期来看,OPEC原油产量、世界经济活动水平(GDP)和OECD石油储备量是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最主要、最基本的因素。
什么叫石化呢
油价调整时间表
1月油价调整时间:1月14日24时。
2月油价调整时间:2月4日24时,2月18日24时。
3月油价调整时间:3月3日24时、3月17日24时、3月31日24时。
4月油价调整时间:4月15日24时,4月29日24时。
5月油价调整时间:5月18日24时。
6月油价调整时间:6月1日24时,6月15日24时。
7月油价调整时间:7月1日24时、7月15日24时、7月29日24时。
8月油价调整时间:8月12日24时,8月26日24时。
9月油价调整时间:9月9日24时,9月23日24时。
10月油价调整时间:10月15日24时,10月29日24时。
11月油价调整时间:11月12日24时,11月26日24时。
12月油价调整时间:12月10日24时、12月24日24时。
油价趋势走向2022
2022年油价预测最新消息,2021年以来,受不少利好因素刺激,国际油价向上走势表现强劲。其中全球多地库存数据下降、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及非欧佩克产油国维持减产的决定、疫苗接种。
需求持续反弹等因素都对油价上涨形成支撑,纽约轻质期货价格曾在2021年10月攀升至2014年以来的新高,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处在近3年来的高点。展望2022年,市场对油价看涨的情绪依然强烈,但同时伴随着高度不确定性。
环保打压了石油供给,比如美国页岩油。各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也会让传统能源的投资减少,客观上造成长期的供给不足,从而抬升油价。而且,要大力发展新能源,也需要传统能源的价格高一些。
什么叫石化呢
什么叫石化呢,在不同的科学领域上,很多知识是靠我们去激发的,各个领域之间的行情也是有很大的价值的,石化在我们生活中是探索的一个变量过程,下面介绍什么叫石化呢。
什么叫石化呢1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一般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范围很广,产品很多。原油经过裂解(裂化)、重整和分离,提供基础原料,如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萘等。从这些基础原料可以制得各种基本有机原料如甲醇、甲醛、乙醇、乙醛、醋酸、异丙醇、丙酮、苯酚等。
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
石油产品又称油品,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润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生产这些产品的加工过程常被称为石油炼制,简称炼油。石油化工产品以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进一步化学加工获得。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第一步是对原料油和气(如丙烷、汽油、柴油等)进行裂解,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第二步是以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约200种)及合成材料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这两步产品的生产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有机化工原料继续加工可制得更多品种的化工产品,习惯上不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在有些资料中,以天然气、轻汽油、重油为原料合成氨、尿素,甚至制取硝酸也列入石油化工。
2、基础原料
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有4类:炔烃(乙炔)、烯烃(乙烯、丙烯、丁烯和丁二烯)、芳烃(苯、甲苯、二甲苯)及合成气。由这些基础原料可以制备出各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和合成材料天然气化工
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简称天然气化工。其主要内容有:1、天然气制碳黑;2、天然气提取氦气;3、天然气制氢;4、天然气制氨;5、天然气制甲醇;6、天然气制乙炔;7、天然气制氯甲烷;8、天然气制四氯化碳;9、天然气制硝基甲烷;10、天然气制二硫化碳;11、天然气制乙烯;12、天然气制硫磺等。
分类
炼油厂可分为4种类型。1、燃料油型生产汽油、煤油、轻重柴油和锅炉燃料。2、燃料润滑油型除生产各种燃料油外,还生产各种润滑油。3、燃料化工型以生产燃料油和化工产品为主。4、燃料润滑油化工型它是综合型炼厂,既生产各种燃料、化工原料或产品同时又生产润滑油。
3、作用意义
一、石油化工是能源的主要供应者
石油化工,主要指石油炼制生产的汽油、煤油、柴油、重油以及天然气是当前主要能源的主要供应石油
者。我国1995年生产了燃料油为8千万吨。目前,全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约占总能耗量60%;我国因煤炭使用量大,石油的消费量不到20%。石油化工提供的能源主要作汽车、拖拉机、飞机、轮船、锅炉的燃料,少量用作民用燃料。能源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石油化工约消耗总能源的8.5%,应不断降低能源消费量。
二、石油化工是材料工业的支柱之一
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合成材料,被称为三大材料。全世界石油化工提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目前产量约1.45亿吨,1996年,我国已超过800万吨。除合成材料外,石油化工还提供了绝大多数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属于化工领域的范畴内,除化学矿物提供的化工产品外,石油化工生产的原料,在各个部门大显身手。
三、石油化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石化工业提供的氮肥占化肥总量的80%,农用塑料薄膜的推广使用,加上农药的合理使用以及大量农业机械所需各类燃料,形成了石化工业支援农业的主力军。
四、各工业部门离不开石化产品
现代交通工业的发展与燃料供应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燃料,就没有现代交通工业。金属加工、各类机械毫无例外需要各类润滑材料及其它配套材料,消耗了大量石化产品。
全世界润滑油脂产量约2千万吨,我国约180万吨。建材工业是石化产品的新领域,如塑料关材、门窗、铺地材料、涂料被称为化学建材。轻工、纺织工业是石化产品的传统用户,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无不有石化产品的身影。当前,高速发展的电子工业以及诸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对石化产品,尤其是以石化产品为原料生产的精细化工产品提出了新要求,这对发展石化工业是个巨大的促进。
4、发展趋势
2011年,石油和化学工业实现平稳快速增长,效益进一步改善,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产品技术向高端领域延伸,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利用效率提高,进出口继续快速增长,投资稳中加快,市场供需基本平稳,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的目标。
2011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总产值11.28万亿元,同比增长(下同)31.5%;利润总额8070.1亿元,增长18.83%;主营业务收入10.8万亿元,增长30.44%;资产总计7.74万亿元,增长18.73%;从业人员669.53万人,增长8.59%。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43万亿元,增长23.4%。
其中油气开业固定资产投资2720.35亿元,增长12.2%,占全行业投资总额的19%;石油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472亿元,增长14.7%,占行业的10.29%;化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601.26亿元,增长28.1%,高于全行业平均增幅4.7个百分点,占比67.13%。行业进出口总额6071.46亿美元,增长32.3%,贸易逆差2624.6亿美元,扩大38%。
其中,油气开业进出口总额2085.47亿美元,增长47.2%,占行业进出口总额的34.35%;石油加工业进出口总额623.45亿美元,增长32%,占行业的10.3%;化学工业进出口总额3239.96亿美元,同比增长24.6%,占行业的53.4%。
2010年,国际油价仍将处于高位,给基础化工行业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2012年,预计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欧债危机成为首要风险因素,世界石油供需将趋于宽松。国际油价总体将低于2011年水平,预计WTI油价为90-100美元/桶,布伦特油价为105美元/桶,两者价差将有所缩小。
影响国际油价的主导因素主要包括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元走势以及中东地缘政治形势。短期来看,伊朗局势的持续升温造成了这一波国际油价的走高,但从中长期来看,主导国际油价走势的最主要因素是世界经济发展增速,2012年欧洲经济艰难运行,美国经济艰难复苏,新兴市场国家增速放缓,全球经济面临进一步下行的概率较大,所以油价较难超过2011年的水平。
但受流动性宽松的预期以及中东局势的复杂演进,国际油价预计仍将在高位运行。油价的高位运行对于上游石油开相关企业偏利好,对于下游的基础化工企业来说,在需求端低迷的情况下,成本端的挤压更使企业雪上加霜。2012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总额再创新高,在2011年12%的基础上,再增长10%,达到5980亿美元,增幅连续三年超过10%,勘探开发热点仍将是深水、非常规油气和LNG。
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在中国将更加受到重视,主要由中国的能源结构决定的。中国的能源结构是"富煤贫油少气",油气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2011年石油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5%,中国巨大的油气需求迫使和企业加大油气勘探开发的力度。与此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划,如《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及各子行业的"十二五"规划,对强调了加大对相关油气的勘探开发力度,未来"十二五"时期,将是我们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发展机遇期。[2]
5、产值
国家发改委2012年12月27日发布的石化产业运行数据显示,2012年1-12月,石化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8539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化工行业65380亿元,同比增长13.6%;炼油行业30486亿元,同比增长9.3%。
国家发改委预计,2012年全年年实现产值将达到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左右。1-11月,石化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左右,其中炼油行业同比增长6.1%,化工行业同比增长11.6%。预计全年同比增速在10%左右。
6、与日常生活
石油化工产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大到太空的飞船、天上的飞机、海上的轮船、陆地上的火车、汽车,小到我们日常使用的电脑、办公桌、牙刷、毛巾、食品包装容器、多彩多姿的服饰、各式各样的建材与装潢用品和变化多端的游乐器具等等,都跟石油化工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样样都离不开石化产品。
衣
衣服不再仅限于保暖了,我们穿衣更多的是用来美化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自信。石化产品对人类“衣”方面的影响主要是合成纤维与人造革带来的衣料革命。
●纤维衣料 我国1959年开始发展合成纤维工业以来,加工制成各类价廉物美的腈纶、涤纶、维纶、锦纶等合成纤维衣料,解决了人们的穿衣问题。一座足球场大占地仅约4000平方米的合成纤维厂便可年产纤维90000吨,而要收成90000吨的棉花则需土地1600平方公里,产出同样数量的羊毛则需牧地40000平方公里。
●人造革 天然皮革因受、动物保护和加工工艺的限制,使用成本高。人造革是最早发明用于皮质面料的代用品,它是用聚氯乙烯PVC加增塑剂和其他的助剂压延复合在布上制成,具有价格便宜、色彩丰富、花纹繁多等优点。聚氨酯PU人造革和复合人造革是较PVC人造革新一代产品,更接近皮质面料。PU人造革适宜制作皮鞋、提包、夹克、沙发座垫等。
食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
石化工业提高了农产品及畜产品的生产效率。由于化学肥料及农业化学品的施用,增加了粮食产量,农民的食物生产能力至少增加了四成。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保鲜膜以及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盒都是合成树脂加工成的,这些食品保鲜包装材料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丰富。
住
住房对现代人而言不再只是挡风蔽雨了,人们对“住”的要求不但要美观耐用还要防火防噪。建筑业是仅次于包装业的最大塑胶用户,如塑胶地砖、地毯、塑料管、墙板、油漆等也都是石化产品,环保的木塑、铝塑等复合材料已大量取代木材和金属。
除房屋建材外,家具及家居用品更是石化产品的天下。
燃气的使用让人们摆脱了烟熏火燎的烧煤、烧柴的日子。
行
行万里路在当今已不再是什么难事,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给人类的出行带来便利和享受,正是石油化工为这些交通工具提供了动力燃料。
塑料、橡胶、涂料及粘合剂等石油化工产品已广泛用于交通工具,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使用性能。一部汽车的塑料件约占其重量的7%~20%。汽车的自重每减少10%,燃油的消耗可降低6%~8%。
总之,石油化工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生活用品,使我们得以享受丰衣足食、舒适方便的高水准生活。
什么叫石化呢21、实质不同:石油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而石化指的是石油化学工业,一般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
2、应用范围不同: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而石化的应用范围很广,产品很多。
3、成分原料不同:石油的主要成分原料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而石化的成分原料为炔烃、烯烃、芳烃及合成气,由这些基础原料可以制备出各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和合成材料天然气化工。
7、排放标准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促进石油化学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化学工业企业及其生产设施的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石油化学工业企业排放恶臭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相应的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配套的动力锅炉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或《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本标准为首次发布。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